当前位置:首页 > 潮流科技 > 背景

背景

小程序以其便携性、操作简单等特点受到众多商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青睐。它们成长迅速,成为品牌运营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作者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回顾了过程中的经验和错误,与大家分享。

距离2017年微信小程序上线已经6年了,我今年刚刚完成了第一个小程序,只能用“说来惭愧”来形容。作为一个toB类型的产品,制作一个toC产品非常简单,但整个过程也有波折。当它终于推出时,我非常高兴。毕竟体验了一个toC产品的日常工作。

以下是整个过程的简单总结。欢迎各位同仁看完本文后留言交流或提出各种宝贵意见。

1。需求来源

腾讯的产品能力和品质模型大家应该都看到了。相信每个第一次看到能力素质构成描述和评价结果雷达图的人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也想亲自去测试一下。你在腾讯是什么级别,什么级别?

于是我找到了完整版的能力素质描述,发现这个模型涵盖的范围更大。有些市场/渠道相关的能力项目是我的行业不需要的,所以对我的实际情况的适应性较低。 ,然后对评测结果的期望值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

但这颗种子已经在我心里种下了,于是我开始寻找一款对自己适应性高的产品进行评测。整个过程主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信息获取——数据整理分类——结果输出。

2。获取信息

搜索渠道大致有四个:

  1. 行业知名大咖的分享或写作,如于军《产品方法论》、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杨坤《决胜B端》、Linda Gojos《产品经理手册》、王慧文《清华产品管理课》等。
  2. 可以找到各公司内部的产品等级提升系统的说明。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总结、考察。比较经典的就是腾讯和百度。
  3. 产品经理相关技能培训机构的课程。可以说,这些机构和课程都是为了对应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特别是产品专业能力方面而设计的。它们非常全面。
  4. 还有产品同学的个人见解。我们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上有很多类似的文章。我们从个人实际工作经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我读过很多这样的文章。 ,看完之后,发现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这样转了一圈,我发现因为整体情况比较分散,加上产品经理的类型很多,所以要求也不同。如果全部加起来的话,能力物品的数量一定非常庞大。如下图所示,如果不是 100 件,也有 50 件。如果以此为评价的话,你会直接灰心放弃。

3。信息组织

初步的数据收集完成后,下一步就是整理和总结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

第一步是分类。我以腾讯产品型号的分类作为二次加工的依据。比如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是职场中常见的基本能力

然后将ToB产品经理的能力提炼为专业能力,比如需求管理、产品设计等

然后我们把与心理素质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作为关键素质。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心理素质也很关键。

然后把运营能力分开,因为这是让一个产品真正产生价值的主要方面,然后按照不同的运营对象来列出。因为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了解一切的职业,所以所有需要了解的知识都被归为知识储备项。最后还有一些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项目,包括团队管理、领导力、战略能力等。

如下图:

  • 第二个是分级标准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难的点,因为我自己没有很多高层次的能力,怎么去建立标准。
  • 解决方案:

    1.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步完成。你可以先想一个粗粒度的分层描述,即直接对每个能力项进行分层描述,这样可以先使用,然后根据后续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拆解。 ,具体的工作以后可以慢慢做。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腾讯、百度等各个公司的产品序列和排名体系描述都是公司集体智慧的产物,然后再次加工而成。这部分的主要工作就是再细化一下,因为公司版本主要是用来进行关卡考核的,比如一条长路上的几个关键节点的坐标,而我要做的就是在这条长路上进行设置路。坐标越多,坐标之间的距离就越近。这将更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打字一段时间后,我的第一个版本审查已准备就绪。

    分级说明:

    4。结果输出

    学习了这么久,我终于完成了对自己能力的量化,并以生动的雷达图展示出来。看着我的雷达图,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感受:

    1. 我无比幸福,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2. 就评测结果本身而言,一个做了5年以上产品的产品人的评测结果其实是这样的(我在这么大的圈子里占据这么小的一块区域),我感到很惭愧。
    3. 我有一颗羞耻心,我的潜意识反应是如何提高。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也就是说,整个作品的下一步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你觉得它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下一个级别?行动指南还是改进路径?

    5。场景挖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